发布时间:2022-06-06 浏览量: 来源: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广大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指引着新时代青年,立志民族复兴,担起时代重任。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还有许多青少年,甚至留守儿童们,还需要更多的关爱,去见识更广阔世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更为绚丽的姿彩。而关心关爱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亦是驻村工作队的使命所在。
圆梦微心愿 凝聚大能量
雅芳说“我的心愿就是想要一个新书包。”前不久,在杨集村村史馆心愿墙上,村里留守儿童雅芳写下了自己的心愿。雅芳父母长期在浙江打工,一年只有过年才会回来一次。尤其今年疫情期间,父母不能返乡,老人们没办法指导她上网课,老人和孩子都很着急。工作队得知后主动到雅芳家中,带去了崭新的书包,并陪她一起上网课,同时打扫好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鼓励她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父母的辛苦付出。
俊杰在心愿墙写下,“我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国家出一份力。”工作队队员潘冠清笑着对他说,“你连少先队员和团员还都不是,应该先努力学习,才能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还有些孩子们的心愿有的只是一个篮球或者一个书包,但对他们来说,每个微心愿的实现都是一次鼓励、一次温暖、一次爱的传递。
工作队通过主动走访,面对面倾听农村留守儿童的诉求,做深做实做细关爱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留守儿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面营造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的积极认领,在杨集村村史馆的心愿墙上,10个彩色的心愿小标签被圆满画上了句号。
守护童心梦 “疫”路亦相伴
疫情期间,为保证孩子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质量和效果,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杨集村“小青杨”爱心志愿服务队与团潘集区委共同“开展守护童心、‘疫’路陪伴”志愿服务活动,入户辅导我村部分青少年儿童,并组织教师志愿者进行课业辅导和心理辅导工作。
杨集村的瑶瑶正处于紧张的九年级,但突如其来的亲人离世,打乱了一切的生活学习节奏。工作队得知后,一方面邀请心理专家和教师志愿者到户分别开展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帮助她舒解自己的情绪压力,通过线下辅导,帮助她更好的适应网上授课方式;另一方面协调企业家开展助学关怀,淮南市博安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淮南市人大代表胡庆祝进行了教育资助,捐赠3千元用于瑶瑶完成学业教育。瑶瑶非常感动地说到:“感谢叔叔们的关心,生活学习再难我也要迎难而上,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我会用学习成绩回报各位叔叔们。”
播撒希望籽 守望振兴路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团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走访慰问困境青少年,并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团属青年社会组织扎实开展助学慰问,建立起广泛的帮扶渠道。成立杨集小学公益图书漂流站,面向社会捐赠图书1500册。挂牌杨集村“青年大课堂”,邀请淮南市中高级教师每月来村义教。开展“流动青少年宫”、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活动、贫困儿童关爱亲子体验、青年卫生志愿者免费义诊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完善青少年课余生活。积极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型传播渠道,制作短视频,传播乡村振兴新动态,让村里青少年深刻了解党和政府在推动村级发展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
为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明乡风涵养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杨集村村史馆建立运营。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知家乡、爱家乡”青少年教育活动,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进农家”专题课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邵博说,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村史馆,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我们帮助青少年了解党史知识,知晓社会发展变迁,留住浓浓的乡情,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让他们肩负起建功新时代的重任。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团市委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驻村工作队的责任与担当,拓宽帮扶渠道,争取帮扶援助,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拥抱与温暖,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中学习,为杨集村更加灿烂的明天、为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青春力量。(杨集村驻村工作队 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