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8 浏览量: 来源:
潘集区结合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发挥党员队伍、驻村工作队、志愿者队伍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强化乡村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引领,党员服务创品牌。潘集区着重提升基层党员乡村治理能力,发挥党组织教育引领作用,致力打造一支爱农村、懂农业、能治理、讲政治的党员干部队伍,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涌现出一批党员服务品牌。高皇镇成立“孔大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全年接待来访妇女90余人次,成功调解3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6起邻里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100%;贺疃镇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推广农业技术,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服务信息,为7万亩耕地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
为民解忧,驻村队员作先锋。潘集区积极引导36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切实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依托自身能力、资源、素质优势,帮扶所驻村提升自治、法治、德治能力,协助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党员发展、乡风文明、纠纷调解、文明创建等乡村治理工作。泥河镇杨柳村驻村工作队秉持“党统领,和为上,干在先”的理念,通过开展文明新风宣传、《村规民约》制定、优秀好邻居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和谐邻里,建立 “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群众矛盾,2021年排查化解群众矛盾10件。今年以来,全区108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投身到“四点五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乡村治理“指导员”作用,为提高驻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贡献帮扶力量。
共建共治,志愿服务添活力。潘集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特别是发挥新兴组织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拓展群众服务的新领域、新内容。各村志愿者组织吸纳党员、组长、妇女小组长加入,尤其是在老人赡养、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上,发挥志愿者服务队职能作用,协助村“两委”破解难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架河镇成立妇女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25支志愿服务 队,创新“志愿者+”服务模式,通过“志愿者+政务服务”,“志愿者+矛盾调解”,“志愿者+平安建设”,“志愿者+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模式,多方位发挥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机制功能,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成效。